昨日,貴陽應急頻率形象標識征集活動自2月初開展至征集活動結束,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賽設計作品218份,經相關專家評定,最終評選出一等獎作品1名(作者為貴州省貴陽市的沈由之),入圍獎作品2名(作者分別為浙江省杭州市的徐小軍和貴州省榕江縣的石昌果)。按照征集規(guī)則,一等獎作品的作者可獲5000千元人民幣的獎勵,入圍獎作品的作者可獲1000元人民幣的獎勵。標識獲得采用后,將廣泛應用于各相關應急領域。
獲獎作品以“應急頻率引領、政府群眾攜手、迎戰(zhàn)各類危機、共創(chuàng)和諧貴陽”為創(chuàng)意核心。圖案整體呈G形,寓意貴陽;旋渦狀水紋,寓意災難和危機;紅、橙、黃、藍四種顏色構圖,寓意突發(fā)事件的四級預警分級;紅色代表政府,藍色代表民眾,紅與藍交織寓意政府與民眾融為一體,相互信任、相互依賴,共同戰(zhàn)勝各種災難和危機;緊握的雙手,展示政府與群眾攜手戰(zhàn)勝災難、危機的力量和信心。據應急辦相關負責人介紹,此次入圍的作品不僅創(chuàng)意核心和寓意好,同時兼具醒目、容易識別的功能。